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 深耕“五金”強根基 產教融合育匠才
http://www.wzpmh.com2025年08月15日 09:28教育裝備網
作為一所以“建材”命名的高職院校,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以辦學能力高水平、產教融合高質量為目標,立足建材職教特色,多元聚力,打造匹配需求的“金專業、金課程、金教師、金基地、金教材”,夯實職業教育新基建,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適應性,為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撐。
優化“金專”布局,服務區域經濟發展
學校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,將黨支部建在專業群上,建立“雙帶頭人”工作室10個,培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。圍繞河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,優化專業結構布局,聚焦“好材料、好房子”,形成以建材特色專業群為核心的八大專業群。學校牽頭成立全國玻璃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,搭建資源、信息共享平臺,全面調研和發布企業技術創新與人才需求;牽頭制定了國家職業教育建筑材料類專業教學、實習、教師等一系列標準,打造了“國際—國家—行業—地方”縱向貫通及“職業—教學—技術”橫向融通的建材行業工匠培養標準體系;創新“場域實戰成才·雙線融通交付”的建材行業工匠育人理念,實踐“導師協同·場域實戰·進階融通”的教學模式,合力培養“上手快、留得住、后勁足”的精工卓匠。
打造“金課”體系,培養高階技能人才
學校深入開展崗位能力分析,將真實生產項目引入教學,堅持育訓并舉,校企合作開發面向人才培養和職工培訓的“雙線課程”,打造“金課”體系,建成國家級別在線精品課程4門。發揮課程思政育人作用,強化價值引領,“BIM建模技術”教學團隊及成員獲評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和教學名師。聚力數字化提升,自主開發虛擬現實仿真軟件,引入企業仿真場域,打造高沉浸度數字化教學場景,打造融“崗位實踐、理實一體學習、職業素養培訓、操作控制模擬、職業技能競賽”為一體的實戰場域,構建“雙場域”,推動課程高質量育人和企業場域高水平實戰,助力學生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提升。
強化“金師”素質,提高教育教學質量
學校以“雙師型”教師培育為抓手,建立校企“雙聘”制度,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,健全教師職業發展路徑。依托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室、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,面向傳統建材建工產業轉型升級新業態和光伏、電子、航天等新材料領域,對接企業技術需求年均20余項,聯合技術創新30余項,科技成果轉化率逐年提高。與中國耀華等企業共建“教授博士領軍·青年骨干奠基·行業英才支撐”的高水平結構化實踐教學“雙導師”團隊,成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復合引擎。學校獲評國家級別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,2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,多人獲得省級教學名師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,為人才培養提供有力師資保障。
搭建“金基地”平臺,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
學校積極構建獨具特色的產教融合服務體系,成立現代玻璃學院,牽頭成立全國玻璃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,開展中國特色學徒制訂單班、提前就業班和現場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,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路徑體系與精工卓匠培養目標體系,合力培養“精操作、懂工藝、會管理、善協作、能創新”的高技能人才。學校以穩定的合作關系保證學生大規模的實訓實習和高質量就業,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達到98%,多家頭部企業為學校畢業生開辟高質量就業“綠色通道”。畢業生留秦率17%,居駐秦高校前列。建材類專業涌現出“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”獎學金獲得者劉帥平、中國建材“勞動模范”李清華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。統計數據顯示,在中國耀華技術崗位中,20%為學校畢業生。學校獲得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、全國建材行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。
推進“金教材”建設,增強學生職業適應性
學校堅持“德技并重、理實一體”,推進優質教材建設。積極落實課程思政要求,注重培育學生的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等,聚焦真實生產任務和典型崗位,融入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標準。深化產教融合,傾力打造滿足人才培養和職工技能提升需求的“雙元教材”,獲得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,獲批國家級別規劃教材4部、省級9部,開發活頁式教材8部,培訓企業職工6萬余名。教材職教類型特色突出,產教融合特征明顯,得到師生和企業的一致認可。
未來,學校將持續堅持黨建引領,深化產教融合,夯實“五金”新基建,培養更多德技并修的時代工匠,深度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,為建設教育強國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(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張明莉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